当前位置:首页>健康快讯

哮喘的注意事项有哪些

哮喘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:全方位管理指南

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,其症状(如喘息、气急、胸闷、咳嗽)易因环境刺激、生活习惯或情绪波动而反复发作。通过科学管理诱因、规范用药、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监测,可有效控制病情,减少急性发作风险。以下从环境控制、用药规范、生活方式、紧急处理及心理调节五个方面,系统介绍哮喘患者的注意事项。

一、环境控制:远离过敏原与刺激物

哮喘患者的气道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,需重点规避以下诱因:

  1. 室内过敏原

    • 尘螨:保持室内清洁,每周用热水(≥55℃)清洗床单、被罩;使用防螨床品(如透气性好的床垫罩、枕套);减少地毯、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。

    • 宠物皮屑:避免饲养猫、狗等宠物,若已饲养,需限制其进入卧室,并定期清洁宠物毛发。

    • 霉菌:保持室内干燥(湿度<50%),定期清洁浴室、厨房等潮湿区域,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。

  2. 室外过敏原

    • 花粉:春季花粉季节减少外出,外出时佩戴口罩、护目镜,回家后及时洗脸、换衣。

    • 空气污染:关注空气质量指数(AQI),污染严重时避免户外活动,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。

  3. 化学刺激物

    • 避免接触烟草烟雾、香水、油漆、清洁剂等强刺激性气味,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,减少油烟吸入。

二、用药规范:长期控制与急救用药并重

哮喘治疗需遵循“长期控制、按需急救”原则,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:

  1. 长期控制药物

    •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(ICS):如布地奈德、氟替卡松,需每日规律吸入,即使无症状也需坚持使用,以抑制气道炎症。

    • 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(LABA):如沙美特罗、福莫特罗,常与ICS联合使用(如信必可、舒利迭),不可单独使用。

  2. 急救药物

    • 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(SABA):如沙丁胺醇气雾剂,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,但24小时内使用超过2次需警惕病情控制不佳,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

  3. 注意事项

    • 正确使用吸入装置(如准纳器、都保),定期到门诊复查吸入技巧。

    • 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,即使症状缓解也需维持治疗至少3个月,再根据医生建议逐步减量。

三、生活方式调整:增强体质,减少诱发因素

  1. 适度运动

    • 选择低强度、有氧运动(如游泳、瑜伽、散步),避免剧烈运动(如长跑、篮球)诱发症状。

    • 运动前15分钟吸入SABA(如沙丁胺醇)可预防运动性哮喘。

  2. 健康饮食

    • 均衡摄入蛋白质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(如海鲜、牛奶、鸡蛋)。

    • 减少高盐、高糖、高脂肪食物摄入,控制体重(肥胖会加重气道负担)。

  3. 规律作息

    • 保证充足睡眠(7-8小时/天)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,以维持免疫系统稳定。

四、紧急处理:识别急性发作信号,及时就医

哮喘急性发作可能危及生命,需掌握以下急救措施:

  1. 识别危险信号:喘息、咳嗽加重,说话断续,口唇发绀,呼吸频率加快(>30次/分),使用SABA后症状未缓解。

  2. 急救步骤

    • 立即吸入SABA(如沙丁胺醇)2-4喷,间隔20分钟可重复使用,最多3次。

    • 保持坐位或半卧位,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
    •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(120),并告知医生患者哮喘病史及用药情况。

五、心理调节:缓解焦虑,保持积极心态

哮喘患者常因症状反复或担心急性发作而产生焦虑情绪,而压力本身可能诱发哮喘。建议通过以下方式调节心理状态:

  1. 学习疾病知识: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、治疗方法和预后,减少因未知产生的恐惧。

  2. 加入患者社群:与其他哮喘患者交流经验,获得情感支持。

  3. 放松训练:尝试深呼吸、冥想、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,缓解紧张情绪。

总结:哮喘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,需患者、家属和医生共同参与。通过严格环境控制、规范用药、健康生活方式、及时急救处理及心理调节,大多数患者可实现病情稳定,维持正常生活质量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,务必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


  • 预约挂号在线咨询
  • 有问必答专家排班
  • 来院路线
  • 关注微信进入微博
  • 设备仪器

已有 1377 位患者 成功预约专家